当前位置:首页 > 杂文精选 > 美文

青石关古唱 ----蒲松龄《青石关》臆说

2015-10-11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
  青石关古唱
  ----蒲松龄《青石关》臆说
  《人间词话》推崇李太白纯以气象胜,《忆秦娥》“西风残照,汉家陵阙”,寥寥八字,遂关千古登临之口。当代人誉毛泽东《忆秦娥•娄山关》“苍山如海,残阳如血”,质诸王观堂,看来这口还是关不住的。两首《忆秦娥》洵有气象。然蒲松龄的《青石关》一诗,确实关住了青石关诗文登临之口。
  
  十九岁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秀才后,蒲松龄连续两次乡试不第,十二年间,困于场屋,仕途踜蹭,二十五六岁时,兄弟析箸。一家五口人蜗居场屋三间,四壁萧然,过着“数卷残书,半窗寒烛,冷落荒斋里”的清苦生活。而立之年,因为“家贫不足自给”,经外甥赵金人(晋石)从中撮合,应同邑友人孙蕙之邀,于清康熙九年(1670)南去江苏宝应,做友人孙蕙县令的幕宾。
  是年中秋节后,辞别妻子儿女,迤逦南行。越过博山县城,沿着南北通衢大道,走近青石关,蒲松龄为古道风景所染,霁心一开,诗从胸中自然流出:
  身在瓮盎中,仰看飞鸟渡。
  南山北山云,千株万株树。
  但见山中人,不见山中路。
  樵者指以柯,扪萝自兹去。
  勾曲上层霄,马蹄无稳步。
  忽然闻犬吠,烟火数家聚。
  挽辔眺来处,茫茫积翠雾。
  青石关在淄博莱芜交界处。位于现在的莱芜市和庄乡青石关村,北邻博山区白洋河、樵岭前村,关西为梯子山,自此进入博山境,经樵岭前村桃花峪至望鲁山。青石关原为春秋战国时齐鲁要道的咽喉,是齐都临淄的南大门,自古有“直淄之门,当南之冲,为出兵要路”之称。原有城墙并筑有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关门,凭据天险,内可屯兵,外可御敌,是齐长城上至今发现的唯有的一座独特的关城,有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之势。正处于双峰对峙,中为一线天的谷口之南的制高点上,谷长三公里,宽二十八米,古称“瓮口道”,这里是军事要塞,又是交通中枢,故设重关镇守。
  青石关北门外的古道山沟瓮口道是贯通齐鲁的“九省通衢”。据当地土民说,古时由于来往的车马繁多,古道往往造成堵塞,有时候上午到了南门天黑后才出北门,尤其是冬天下雪后,因路峭地滑,行人车马更是无法过关,便只好在路两旁的店铺里住下来,等雪化了再行。如此以来,繁华了路两旁的店铺,更多的人来这里开店为铺,卖酒饭与行商羁旅,日聚成村,就是后来的青石关村。
  今天的青石关古道已经废置,然而却游人踵接于道,驴友不绝。三百多年前的青石关古道一定是今日所谓的4A级风景区。蒲松龄的《青石关》是一首五言古风,仄声韵,整饬沉着。首句突兀而来,“身在瓮盎中,仰看飞鸟渡。”出了博山,快到青石关处,有一段古道,两边山峰对峙,四围欲合,状如古时农村中盛水盛粮食的大瓮,因此叫瓮口道。古代的城池有瓮城,即是此意。行走其中,仰观蓝天高远夐寥,犹如身置瓮中。瓮口道中,四面绿树围合,蓊蓊郁郁,不能看远,时而“仰看飞鸟渡”。古人写鸟的诗句多如繁星,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有“翠影红霞映朝日,鸟飞不到吴天长。”与蒲松龄同时的王渔洋写邹平的诗有“白鸟破溪烟”,仰看鸟在天空飞过瓮口,引人遐思飞扬。接下来仍是仰见,“南山北山云,千株万株树。”南山北山,四面萦云缭白,山中千树万树,葱葱郁郁。目光越过丛林,看见山山相接,山头上白云悠悠。目光移到平面,则古树参天,乱木参差。“南山”一词,给人的感觉是陶渊明的“悠然见南山”,更令人意会孟浩然的“北阙休上书,南山归敝庐”;陶弘景的“山中何所有?岭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”。株株古树给人的感受:斯境仿佛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。就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。斯处即此山中。31岁的蒲松龄锐意仕途而道路坎懍,家贫而不能安读以备考,不得不外出为幕宾谋生,其心境可想而知,但是当他看到这满山秋景之后,忘情的从内心发出了山林田
  园的鸣唱。
  下一联仍写山中所见,目光转为平视。“但见山中人,不见山中路。”走在山中,只见古树参天,灌木葱茏,藤葛纠繚,丰
  草绿缛,空山幽深,远远地见有樵夫出没,却找不到出山的道路。与王维的“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“樵者指以柯,扪萝自兹去。”更是与王维《终南山》的“欲投人处宿,隔水问樵夫。”媲美,妙在王维诗中问而不答,蒲诗无问而答,问答之状形神毕肖,跃然纸上。此联应说化用了两个典故。出句的“柯”,赵蔚之先生的《聊斋诗集集注》注为“斧柄”,人皆取此意。语出《诗经•豳风》“伐柯如何?匪斧不克。••••••伐柯伐柯,其则不远。”所以说蒲诗化典于无形。但是此处是指斧子,是古诗里的借代之法。当时的樵夫手拿斧子,是用斧子给诗人指示方向的。但更为诗意的是此处译为树枝最合适。“柯”的另一义项是树枝。如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里“引壶觞以自酌,眄庭柯以怡颜”;吴均的《与宋元思书》:“横柯上蔽,在昼犹昏;疏条交映,有时见日”中的柯字。行人向樵夫问路,樵夫顺手用攥在手中的树枝一指,从这里抓着藤葛上去就是。一幅多么富有美感的行人问道图啊!“扪萝”,自然是化用屈原的《山鬼》,“若有人兮山之阿,被薛荔兮带女萝;••••••石磊磊兮葛蔓蔓;”即使不算是化用,也有着山鬼的美蕴。舍弃现成的藤葛一词不用,而用一萝字,其意在焉。蒲松龄的《聊斋自志》里起句就是“被萝带荔,三闾氏感而为骚”,蒲松龄以屈原自比,其义自现。
  “勾曲上层霄,马蹄无稳步。”全诗只此一句写行,尽显山路崎岖,直上重霄,盘盘焉难走。层岚耸翠,上出重霄。连劲健
  的乘马,也蹀躞踧踖,不能稳步。正行走间,“忽然闻犬吠,”循着声音一看,“烟火数家聚。”唐人吕温的《道州途中即事》“岩壑千家接,松萝一径通。渔烟生缥缈,犬吠隔笼葱。”可与此境仿佛;更有朱湾的“四面云山谁作主,数家烟火自为邻。路傍樵客何须问,朝市如今不是秦。”为之旁注;王摩诘的“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”所写略同。
  诗人走出瓮道口,勒马回看,翠雾茫茫,浓绿澒洞。“挽辔”,诗人白马秋风,抑或古道西风瘦马。“翠”字饰雾,能不联想翩翩,“寒山转苍翠”,“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。”“村桥出秋稼,空翠落澄湾。”一一奔赴眼前。山道静谧,深林杳以冥冥。山道盘曲,陡仄崚嶒,一旦登上山头,豁然大开:“挽辔眺来处,茫茫积翠雾。”陡然作结,绾合极佳,如王右丞之“回看射雕处,千里暮云平。”
  这是《蒲松龄诗集》中保存的第一首诗,古风古调,山水田园中有边塞韵味,真色生香。诗人有经纶之才,此去意在鸢飞。然而在瓮口道的自然景色中,已经鸢飞戾天者,望峰息心;经纶世务者,窥谷忘反。
  
  王国维说诗有“隔”与“不隔”之别,“陶谢之诗不隔,延年之诗稍隔矣;东坡之诗不隔,山谷则稍隔矣。‘池塘生春草’,‘空梁落燕泥’等二句,妙处惟在不隔。”《青石关》语语都在目前,所谓不隔。
  2013/1/8
相关内容:
『 猜你喜欢 』